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> 正文

解读国务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方案

2022/5/9 22:19:00 来源: 评论(0)0

纺织业

  2021年年底,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.1亿人。其中,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.6亿。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据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负责人介绍,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,今后一段时期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。 
   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指出,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,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。 
  《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,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,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、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,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,市政设施基本完备,公共服务全面提升,人居环境有效改善,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,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,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。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,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、富有活力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,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,促进城镇体系完善、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。
  在与中国纺联试点共建的210个产业集群地区中,纺织企业均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。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中大部分是以纺织为主业发展起来的,中国百强县排在前列的,大多与纺织服装产业深度相关。显然,《意见》的出台,对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。
  发改委解读说,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。现阶段,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的差距很大,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/2左右,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/3左右。推进县城建设,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,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。 
  针对县城发展方向和定位,《意见》提出,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。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,主动承接人口、产业、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、区域性物流基地、专业市场、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,强化快速交通连接,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、功能互补、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。 
  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。支持具有资源、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,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,强化产业平台支撑,提高就业吸纳能力,发展成为先进制造、商贸流通、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。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,强化公共服务和边境贸易等功能,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守边固边能力。 
  《意见》还强调,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。具体是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。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、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、就业容量大的产业,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突出特色、错位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一般性制造业。 
 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。依托各类开发区、产业集聚区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,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。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。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,健全标准厂房、通用基础制造装备、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、质量基础设施、仓储集散回收设施。鼓励农民工集中的产业园区及企业建设集体宿舍。 
  健全商贸流通网络。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,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。根据需要建设铁路专用线,依托交通场站建设物流设施。建设具备运输仓储、集散分拨等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,发展物流共同配送,鼓励社会力量布设智能快件箱。 
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,改善县城消费环境。改造提升百货商场、大型卖场、特色商业街,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。完善消费服务中心、公共交通站点、智能引导系统、安全保障设施,配置电子商务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,建设展示交易公用空间。完善游客服务中心、旅游道路、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。 
 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。大规模开展面向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其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。统筹发挥企业、职业学校、技工学校作用,聚焦新职业新工种和紧缺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与市场需求契合度。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,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。落实好培训补贴政策,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。 
  如何培育发展县城的特色优势产业?发改委表示,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,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、才有人口集聚。产业配套设施可供众多企业共用共享,直接影响着要素是否流入和企业成本高低。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、配套设施不健全,升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,冲抵了县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。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,夯实县城产业基础,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,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,突出特色、错位发展,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、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、就业容量大的产业,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。二是提升产业平台功能,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,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。三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,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,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。四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,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,改善县城消费环境。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。 
  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”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,这无疑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。从就业看,纺织行业带动了全社会2000多万的直接就业人口。行业发展直接惠及“三农”,为农村转移劳动者提供难度适宜、前景广阔的就业岗位。从促进了城乡发展看,县域和乡镇经济是纺织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形式。与中国纺联建立试点关系的产业集群,乡镇级集群占近半数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  
责任编辑:第一时间
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.com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"来源: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.com",违者,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跟帖0
参与0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

相关阅读

关注:中国纺织业在可持续再生及碳足迹产品上的现况

市场动向
|
2022/4/29 22:42:00
14

关注:中国纺织业在可持续再生及碳足迹产品上的现况

市场动向
|
2022/4/29 22:41:00
12

青岛政策:RCEP生效后产业链回归 纺织业升级

地区政策
|
2022/4/27 23:08:00
19

RCEP生效后对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有那些好处

每日头条
|
2022/4/12 9:45:00
32

从一件衣服看纺织业如何攀登价值链上游

企业资讯
|
2022/4/2 14:20:00
20

受疫情影响莱索托纺织业再掀“裁员潮”

环球视角
|
2022/3/29 17:20:00
37

揭秘孟加拉纺织业飞快增长背后的原因

区域经济
|
2022/3/28 19:07:00
30

留抵退税政策时间表确定纺织业等将“明显受益”

每日头条
|
2022/3/24 12:12:00
33

专题推荐

阅读下一篇

海关统计:4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235.918亿美元

据海关统计,2022年4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、织物及制品122.594亿美元;2022年1-4月我国

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
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
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
展开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755-32905944